日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了低剂量双酚A诱导精原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成果为低剂量双酚A也可能诱发生殖细胞癌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环境健康展望》杂志上。
双酚A也称BPA,属低毒性化学物,工业上又叫聚碳酸酯,主要用来生产防碎塑料,广泛运用于杀菌剂、饮料容器、餐具、婴儿奶瓶等制造,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工业用品之一。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双酚A及其代谢物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的体液中。由于双酚A的化学结构与雌激素高度相似,因此,双酚A是否对人体生殖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之前医学研究提示,低剂量双酚A可以通过快速激活特定信号传导通路,促使生殖细胞增殖,但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盛治国、朱本占课题组建立了小鼠模型,模拟日常环境中接触到的双酚A,也就是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50微克接触量,发现如此低的剂量,双酚A也可以通过膜偶联受体GPR30和核受体ER-α的相互作用而激活PKG和EGFR/ERK/c-fos信号通路,诱导鼠精原细胞增殖。研究人员发现,不超过15分钟,双酚A便激活了细胞增殖标志蛋白。这一研究首次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低剂量下,双酚A依然能诱导精原细胞增殖。
盛治国表示,研究已经证实双酚A对机体具有潜在的神经、生殖内分泌干扰效应。但是由于在实验动物中所用的低剂量效应难以在人体复制,因此,双酚A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目前还存在争议。
据了解,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产化学物质双酚A的婴儿奶瓶。
低剂量双酚A可诱发癌症有新证据
上一篇:云南磷化新装置产出合格五氧化二磷 | 下一篇:国内环己酮市场行情走势分析 |